城市切换 

网站首页 -> 求职攻略 -> 内耗青年:精神离职的困境

    内耗青年:精神离职的困境

     发布时间: 2024-04-02 20:56   访问次数:8次

    在经历了精神离职”的短暂风靡后,这种曾经引起无数打工者共鸣的热词如今却在逐渐失去魅力。

    故事始于2020年疫情爆发。眼看无法躺平”又无法逃离”,那些被工作困扰的上班族们在苦苦挣扎中摸索出了一种新的应对方案——精神离职。既然身体无法逃离岗位,那就让灵魂自由缺席。

    根据盖洛普2022年员工参与度调查,有50%的美国劳动者正在精神离职,他们不再为工作付出任何情感成本,只完成最低限度的要求。

    随着这条捷径”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在某个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人宣称自己在精神离职后不仅上班更轻松,还升职加薪了。如此枯木逢春”的说法令受尽压榨的社畜们心潮澎湃,仿佛即将迈进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美好未来。

    这种方法真的如此有效吗?

    米莫:去年,几乎每个月我都有辞职的冲动。早上坐地铁时,透过车窗看到自己无神的双眼,心中充满了迷茫。但每次我都忍住了,后来听说有人提倡精神离职,我怀疑自己是不是把事情看得太紧,不够放松。

    尝试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这并不适合我。我还是希望把事情做好,对自己有所追求,而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忐忑和内耗,远大于自我欺骗带来的片刻安逸。

    小K:我不知道你们的情况如何,但对我来说,心情越来越差。

    为什么呢?大家都还在努力工作,但你精神离职了,结果还没来得及轻松一下就被叫去谈话,说不定这个季度绩效考核直接垫底。我可以安慰自己,精神离职了就不必对工作绩效有期待。

    作为一个团队的一分子,想要高效完成手头的工作并非易事。繁重的基本工作量往往无法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完成,下班后加班似乎成了常态。更让人头疼的是,跨部门协作的工作一旦拖延,还会耽误同事的进度。

    一开始,人们或许会认为这种现状是合理的,但随着离职者越来越多,大家才意识到这条路走不通。

    原因何在?因为人是不甘心躺平的。

    虽然嘴上说只想混日子,但我们内心深处还是渴望自己的工作能有所价值,渴望把事情做得更好。

    而精神离职,就像哲学家陈嘉映笔下的牢犯”:

    陀思妥耶夫斯基回忆,在沙俄的劳改营中,犯人们被命令挖坑和填坑。这看似荒谬的任务,对意志力薄弱的犯人来说是残酷的折磨,甚至导致他们精神崩溃。

    我们不仅要接受工作的毫无意义,还要抛弃情绪,麻木地重复着这些毫无价值的任务。这难道不令人崩溃吗?从我个人的经历来看,精神离职的舒适感并非恒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反而会陷入更大的痛苦和内耗之中。

    精神离职就像职场中的露营,可以短暂休憩,让自己从疲倦中恢复,客观审视现状。但它并不适合长期居住。偶尔摆烂放松身心是必要的,但我们也别忘了,那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终究需要鼓起勇气去面对。